首页 >> 通草

返乡创业需要准备什么看看他们的成功经验丝葵属

时间:2022/07/26 15:07:13 编辑:

返乡创业需要准备什么?看看他们的成功经验

一场以“励志创业,梦圆南宁”为主题的“邕城创业行”活动创业项目推介会暨成果展示会最近热闹开场。创业需要做什么准备?什么人适合创业?创业路有多难走?在这里,一群与青春作伴的有志创业人相互交流着、激励着、温…

一场以“励志创业,梦圆南宁”为主题的“邕城创业行”活动创业项目推介会暨成果展示会最近热闹开场。创业需要做什么准备?什么人适合创业?创业路有多难走?在这里,一群与青春作伴的有志创业人相互交流着、激励着、温暖着。  女汉子,火龙果女皇

美女、白领,林汉文最初在一家外资企业担任财务部副总经理一职,领着高薪,过着安逸舒适的城市生活。

1998年,林汉文第一次吃到火龙果,被它华丽外观和香甜口感吸引。为了搞明白这个当时在国内罕见的水果,她查阅了大量资料。令她没想到的是,火龙果一身都是宝,花、茎、果均可食用,花、果能加工成风味独特的营养保健品。火龙果还能提取天然红色素和果胶,在医药食品化妆品行业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更让人兴奋的是这种水果种植在广西是空白,作为“洋水果”,当时在超市售价高达36元/公斤,经济价值极高。

1999年,林汉文专程到泰国、越南等地实地考察后,强烈的创业欲望让她毅然辞去高薪工作,到南宁远郊承包荒山种植火龙果,开始了她的创业路。

花25万元获得300亩荒山经营权后,面对长满杂草的山头,过惯了城市生活的林汉文真正体会到创业艰辛。“有一次租车运肥料,遭遇滂沱大雨,车子陷入泥泞的山路,同伴们只好在肥料车上睡了一宿。”

好不容易熬到第一批火龙果成熟,却因果实外观差,果质不甜,无法打开市场。

亲戚、朋友好言相劝,让林汉文放弃创业,她也动摇过,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林汉文慢慢摸索出一套火龙果的生产管理和种植技术。通过品种改良,采用微肥和有机肥相结合的配方施肥,配以梯带水土保持、淋灌、滴灌等技术措施。2002年,她的火龙果基地迎来丰产期,果品品质实现质的飞跃。辛勤劳动终有回报,火龙果基地也开始滚雪球式发展。

从300亩到1.03万亩,从最初25万元到今天的千万元,“女汉子”林汉文不仅实现了一个梦想,创下了一番事业,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火龙果女皇。

大器晚成,从打工者到老板

许多外出务工者,从迈出家门的那一刻起,心里盘算的往往就是多赚点钱。可有心人却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意外收获,迎来事业的春天。张贵贤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蛰伏10年,最终从肩扛蛇皮袋的外出“打工仔”成长为企业经营者。

1989年,37岁的张贵贤为生活所迫,从宾阳县到广东打工。由于年龄大,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干一些苦力活、脏活,一熬就是4年。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一家工艺厂,从事手工编织。张贵贤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卖力干活,学习技术。日子久了,张贵贤总在想,我能不能自己办一个工艺厂,不再为别人打工。1999年,他结束10年打工生涯回到村里,拿出所有积蓄,利用在打工时建立起来的人脉关系和良好的信誉,挂靠南宁一家竹器工艺厂,自己投资办起了竹器厂。

创业之初,为了尽快将产品打入市场,张贵贤跑南宁、到广东,主动参加各种交易会,寻求商机。由于他的竹器品工艺新颖、手工精湛、花色品种齐全、物美价廉、讲究信用,生意逐渐兴隆。2002年,通过多年打拼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张贵贤在家乡自立门户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工艺厂,成为真正的企业经营者。

张贵贤一边紧抓竹、铁工艺制品生产,一边利用宾阳当地的优势资源,以“藤、草、柳条、水葫芦”等为原料,设计成篮、托、盘、家具等具有“新、奇、优、美”特点的饰品,畅销日本、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如今,他的企业年产值达1600万元,创税200多万元。逐步形成了集原料采购、研发、加工、出口为一体的民营企业。

走上创业致富之路的张贵贤不忘邻里乡亲。他成立了竹编培训基地,把竹器编织技术悉数教授给周边村民,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由工厂提供原料和技术,将外贸订单分包给周边村民编织初加工,然后统一收购进行深加工,最后对外出口,带动了几个乡镇村民走上共同就业致富路。

初出茅庐,80后的猪倌

在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有一批农民靠养野猪发了财,而带领他们创业致富的,是80后返乡大学生李盛示。

2007年,李盛示大学毕业,由于专业不对口,辗转换了3份工作,一直没能安定下来,便回到老家。期间,他发现当地不少群众养殖野猪,但养殖户饲养环境、条件和管理方式不行,严重制约着野猪产品的市场发展。基于此,李盛示于2009年与几个合伙人创立了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希望通过收购养殖户野猪,放入合作社进行仿生态再饲养,达到统一质量标准后再供应市场。

开始李盛示并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好不容易读完大学,在城里找一份工作才是正经事!”可年轻气盛的他仍坚持自己的选择。

“协会+农户+合作社”的运作模式,让合作社活了下来。合作社的运转得到了家乡养殖户的欢迎,产品品质提高、服务方式到位更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甚至出现野猪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

风生水起的创业路上,李盛示没有忘记帮助过他的人,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返乡青年解决就业问题。他的合作社吸纳了不少回乡青年。如今,合作社已有社员220多人、多个小型母猪的野猪养殖场,一年有2万多头商品小野猪出栏。

目前,从合作社出栏的野猪近销南宁、广东、福建,远销东盟国家,形成了一条稳妥的产、供、销网络,产品销售率达100%。

憧憬未来,李盛示希望合作社以平民化的价格打进超市专卖,塑造“吃草野猪肉”自主品牌;再远点,就是建设一个大型仿自然生态的放养场,把产品质量提高到更高档次,并以原生态为基础,打造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农家乐休闲场所。

姜东升

膏药布空贴

哪里有教练培训

哪里有吸污车

品牌牌服装货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