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多叶花椒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让我们从吃饱到吃好珊瑚菜

时间:2022/07/20 10:15:59 编辑: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让我们从“吃饱”到“吃好”

2014年的年末,经过50多名专家、学者的共同审核与论证,江苏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高于70%,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低于20%。

资料图

高于70%与低于20%,这两个指标意味着什么呢?它标志着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开始进入高级发展阶段。

听到这个消息后徐大中高兴不已。“从干上这一行我就坚信,搞农业就必须依赖机械化。”作为扬州市大众机插秧合作社理事长的徐大中心中笃定。如今依靠农业机械化,他的合作社流转了500多亩的土地,全部用于粮食种植,同时还为周边7000亩土地提供机械化订单服务。

解决“谁来种地”难题

江苏是经济大省,发达的东部沿海经济,为江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人均GDP居全国前列。同时,江苏也是农业大省,500多万公顷的耕地面积,近700亿斤的粮食产量,使得“苏湖熟天下足”的农谚至今言犹在耳。

然而,经济的发达,却使得大量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业如何与二三产业“抢人”,土地还要不要种,谁来种地?是江苏必须从⑷0°C~200° C( 40°⑶92°F)尽快回答好的问题。

6月的江苏,原本应是“三夏”小麦抢收的大忙季节,然而在公路上既没有返乡抢或摆轴太脏或锈蚀收的大军,田野中也少见挥汗如雨的农民,有的只是零星的几台收割机,在大片的金黄麦地里全速行进。

“趁着前两天天气好,合作社的收割机全部出动,2天时间收了350亩地的小麦。”无锡市羊尖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濮荣飞看着已进仓入库的小麦一脸轻松。收完小麦,合作社的活儿并没有结束,这两天大棚里育着的1000多亩地的水稻秧苗才真正让濮荣飞牵挂。“13号开始就要水稻机插了,只有把秧插完了,这一季的活儿才算完事啊!”

江苏属稻麦两熟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难易程度,江苏省很早就提出了“先麦后稻、先经济发达地区后经济条件一般地区、先解决农业生产主要环节后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发展战略。近30年来,江苏省以稻麦生产机械化为重点,有选择、分步骤地突破重点环节,先后解决了耕翻、播种、植保和收获机械化。而近10年来,全省农机系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特别是最难攻克的水稻机械化种植环节,江苏成为了全国的“试验田”,从技术路线到机械装备,江苏为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江苏经验”。2014年,江苏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75%,基本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水稻生产从此真正告别了“三弯腰”时代。

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党委书记顾国平告诉,10年前公道镇的水稻插秧全部是要依靠人力手工插秧,一个人两天才能插一亩地,效率十分低下。如今,公道镇全部采用机械化秸秆还田加机械化插秧技术,一个机手操作一台插秧机每天能栽插60亩。“以前,每到农忙季节,镇上好多劳动力都得千里迢迢赶回来种地。为了家里的一亩二分地,往往要花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的往返路费。实行机械化作业以后,镇里的农民都把田交给农机合作社去打理,从种到收一条龙服务,我们管这个叫‘农忙不返乡,种田不下田’。”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方式,‘人减、机增’的趋势不可逆转,一方面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可用来在某些场合替换木材制品的塑木制品尤其实用力人数下降,另一方面农业机械装备增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所以从这两方面的发展指标看,江苏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才算是进入了高级发展阶段。”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白人朴说,在我国,只有培育以农机手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解决好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

内容分页:

【1】

【2】

【3】

深度学习实战课程
入门Python爬虫工程师
Spring Boot 2.0技术
相关资讯